11月18日下午,生化组进行了以“高效作业”为主题的教研活动,会议由生化组教研组长从厚润老师主持,会议气氛热烈,生物、化学各备课组教师畅所欲言,就如何设计更高效的作业进行了积极的探讨。
随着教育改革进一步规范,学生作业时间与以前相比减少了很多,因而设计高效作业势在必行。那么什么样的作业才是高效作业呢?最后由从厚润老师总结,认为高效作业应具备以下五个方面:
1. 高效作业具有基础性,不仅要关注知识与技能基础,而且要关注过程与方法基础,更要关注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基础,在作业中要体现。
2. 高效作业具有发展性,使学生充分调动自己的各种潜能,使潜能转化为现实的学习能力,促进学生发展。
3. 高效作业具有激励性,使学生喜欢学习,提高学习效率,掌握,使不同层次的学生都有所获,从而学好生物。
4. 高效作业具有诊断性,通过学生作业知道哪些知识没有掌握到位,哪些能力有待提高,教师知道自己的教学中有哪些知识和方法没有教好,需要在后面的教学中弥补。
5. 高效作业具有科学性,你所布置的作业,可以从教材、已有的参考资料、高考题中选择,或者进行改编,也可根据需要进行编题,但不能出现科学性错误。
那么,根据刚才以上五点对高效作业的要求,在实际教学中怎样设计高效作业呢?可从这样几个方面入手:
第一,作业设计要针对教学的内容和学生课堂掌握的情况制定。
第二,作业的设计要防止单一化,要有层次化,也就是分层作业,区别对待。
第三,作业的形式要避免重复,力求多样化,趣味化。
第四、设计具有开放性的作业,培养学生创新意识。
第五、设计的作业可通过师生、生生相互合作完成。
第六、建立科学的评价机制。
总之,作为一个教育工作者,在新课改的要求下,要真正去落实和贯彻新课程理念,改观学生学习现状,找到有效地作业设计并实践,任重而道远。因此,我们教师在掌握教育学心理学相关知识的同时,也要多学习一些教学理论知识,提高自身的师范技能,更重要的是要与时俱进。对新课程理念有一个充分的了解,理解的基础上,尽快改变传统的作业设计模式,不断创新,设计出能促进学生发展和提高的多种形式的作业,从而高效率地完成教学的任务。

会议上各位老师积极听取蔡晓凡主任的建议

大家认真思考,积极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