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年班

当前位置: 菁菁校园 > 少年班 > 少年壮志 > 正文

超常人才教育简讯

时间:2009-11-04来源:西安市第一中学 访问量:

超常人才教育 简讯

 

中国人才研究会超常人才专业委员会 主办

 

【教育名言】 【理念论坛】 【名校名师】 教改科研】 【特大新闻】 【海外来风】 【超常成长】【新书浏览】

 

教育名言

 

 

才能是来自独创性。独创性是思维、观察、理解和判断的一种独特的方式。——莫泊桑

 

精神的浩瀚、想象的活跃、心灵的勤奋:就是天才。——狄德罗

 

天才是自创法则的人。—— 康德

 

天才就是这样,终身努力,便成天才。—— 门捷列夫

理念论坛

           超常人才教育:赢在未来的重要战略举措

                  ——节选自黄文《超常教育30年:站在拔尖创新人才培养最前沿》

  超常教育过去在特殊教育范畴中一向是较弱的一环,近几十年来逐渐受到各国政府和专家学者的重视。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一些发达国家认识到“天才”对高科技发展的决定作用,特别是1957年苏联发射第一颗人造卫星后,西方国家特别是美国受到很大震动,于是欧美等国家和地区相继开展了超常教育的研究和实践,很多国家都制定了特殊政策或法令。

  目前,我国大陆尚无有关超常教育的立法,超常教育的发展常常因受外界的影响而发生波动。中国人民大学附中校长、中国人才研究会超常人才专业委员会副理事长刘彭芝直率地说:“中国超常教育起步不算晚,但没有立法,因此发展道路十分曲折,现在仍处于困难期。全国从事超常教育的人非常少,能坚持下来的人更少。”

  中国教育既面临提高全民族素质的挑战,同时也面临应对新科技的挑战。目前我国一般性人才短缺的状况已得到有效缓解,但高层次人才即超常人才仍然十分缺乏。人才的数量、质量、结构和作用的发挥,直接关系到国家、地区和企事业的兴衰,培养一批具有国际竞争力的拔尖人才,是具有战略意义和关键作用的抓手。

  超常人才教育是在提升素质的基础上,以创新教育为核心,以心理素质教育为前提,以培育拔尖创新人才为目标的教育。它不仅仅局限于对超常儿童的教育,它既承认超常儿童的客观存在,又承认潜慧生及大器晚成者的客观存在,它是在以人为本的前提下,培养拔尖创新人才的一种教育。

  前世界天才学会主席、台湾资深教育家吴武典教授说,世界超常教育的发展经历了一个演变过程:从讲求平等到追求公正与卓越,从培养少数精英到兼顾全民才能发展,从随兴式的零散教育充实到系统的完整教育。

  在高等教育大众化时代,精英教育的精英品格问题越来越受到关注。“精英的卓越不仅体现在业务上,思想上的卓越更为重要,美国已在反思‘没有灵魂的卓越’。我们除了给予学生知识和能力的培养外,还应加强责任感教育,让学生拥有‘德商’这一独特的素质,即对人类的关爱和对人类命运的同情,以及正直和诚信,使他们成为有灵魂的卓越。”陈劲说。中国人才研究会超常人才专业委员会理事长贺淑曼教授从超常教育发展过程中出现的一些失误意识到,超常人才应该做到三个协调发展:身体和心理的协调发展,智力因素与非智力因素的协调发展,学习与社会化的协调发展。

  欲赢在未来,各行各业需要大量高素质的超常人才。培养超常人才必需有先进的教育理念。贺淑曼提出了超常人才成长的必要因素和决定因素,即:天赋是必要因素,教育和努力是决定因素;智力发展是必要因素,非智力发展是决定因素;学习成绩是必要因素,社会化是决定因素;身体健康是必要因素,心理健康是决定因素;创新是必要因素,机遇和性格是决定因素。

开展超常人才教育不仅是一种教育公平的体现,更是为了培养并鼓励更多、更好的拔尖创新型人才源源不断地涌现,所以它是实现国家振兴、赢在未来的重要战略性举措之一

【特大新闻】

编者按:为了争取超常人才教育的合法地位,本学会作了大量的沟通工作(不再详述)。特别是去年全国34位著名专家、校长向“全国教育规划办公室”呼吁,重视超常人才教育。与此同时,本学会理事长贺淑曼教授又通过有关渠道,找了全国人大常委会侯副主任(北工大副校长),和全国人大代表(北京大学申丹教授),分别向中央反映,均有了反馈,侯副主任发邮件说,他已在讨论教育问题的会上提了出来,会议纪要不便公开。教授通过“建议”渠道,已得到教育部陈小娅副部长签发的红头答复文件。通报如下: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教建议2009262                      签发人:陈小娅

-------------------------------------------------------------------------------------------------------

教育部对十一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

1696号建议的答复

 

申丹代表

您提出的关于进一步加强超常教育的建议收悉,现答复如下:

我们认为您关于加强超常教育的建议非常有见地。诚如您所说,加強对智力超常儿童的培养有利于国家占领囯际竞争的制高点,有助于超常人才脱颖而出,对于我国未来的发展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一、关于尽快将超常教育纳入国家中长期教育规划,并给予实质性支持问题。当前,囯家正紧锣密鼓地制定教育发展的中长期规划,我们将整理您的建议,并提交纲要起草组,供起草纲要时参考。如能将超常教育纳入到规划纲要中,将为进一步制定发展超常教育的政策提供参考。

     二、关于打破常规育人才,给超常教育以特殊的政策问题。就全国而言,目前还没有关于加强超常教育的统一政策,各地的实践也基本上还处于探索的层次。但是如何加强超常教育问题一直在研究之中,一些地方也制定了相关的规定。如20064月实行《上海市中小学学籍管理办法》规定:“学生综合素质表现突出,学业成绩优异,已提前达到更高年学力程度,由学生和家长提出书面申请,经学校全面考核同意,并报区县教育行政部门备案后,可提前升入相应年级学习。”

     为了加強对一些拔尖学生的培养,我部还拟订了“基础学科拔尖学生培养计划”实施方案。每年动态选拔500名左右特别优秀的本科生,同时配备一流的师资,提供一流的学习条件,创造一流的学术环境与氛围,创新培养方式,构筑基础学科拔尖人才培养专门渠道,努力使计划支持的学生成长为相关基础学科领域的领军人物,并逐步跻身国际一流科学家队伍。

三、关于建立全国及地方超常教育研究与资源中心以及努力推进“特殊教育法”出台问题。在国内,一些学者和研究单位一直没有终止过对超常教育的研究与实践,像中囯科技大学等一些学校在超常教育方面还取得了明显的成绩。我们将根据您的建议,组织有关学者研究建之超常教育资源中心的可行性,同时组织相关专家做好制定包含超常教育在内的“特殊教育法”的前期工作,我们相信,一旦时机成熟,我国的超常教育的有关的政策和法律将陆续出台,我国的超常教育必将迎来更好的发展。

感谢您对教育工作的关心和支持,欢迎再提宝贵意见。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章)

                                                              00九年九月十日

全国超常人才专业委员会

中学协作组第16届年会暨海峡两岸超常人才教育高峰论坛纪要

 

全国超常人才专业委员会中学协作组第16届年会暨海峡两岸超常人才教育高峰论坛于20091031日至112日在西安市第一中学召开。来自大陆、台湾和香港地区的专家、学者、教师等     130多人出席了本次年会。其中大学19所(含台湾和香港)、教育科学研究所(院)11 所(含台湾)、中学26所、小学4所、其他2所。大会收到论文68篇。

光临大会的嘉宾和单位有:原世界天才教育协会(WCGTC)会长、新加坡政府教育部资优教育计划国际顾问吴武典教授,台湾中华资优教育学会理事长郭静姿教授,中国人才研究会超常人才专业委员会理事长兰宏生,中国高等教育学会叶之红副秘书长,香港理工大学、北京师范大学、南京大学和西安交大等大学少年班或资优教育的领导和专家,中国人民大学及北京大学附属小学、中国人民大学附属小学和天津实验小学等两岸三地60余所中学、大学、小学和教科研院所。

 

名校名师

争创卓越的西安市第一中学

 

西安市第一中学成立于1947,是西安市最早的国立中学,也是西安市教育局直属的省级标准化高中,1950年时任政务院副总理、中国科学院院长的郭沫若先生惠赐墨宝为学校题写了校名。1953年学校被列为全国首批26所重点中学之一。1963年学校被教育部批准为陕西省十所全国重点中学之一。1976年,学校被批准为首批在全市择优招生的重点中学,1988年又恢复为陕西省重点中学。1985年,国家在西北地区设立的唯一一所全国超常教育(少年班)实验中学。2002年由中央宣传部、中央文明办和国家教育部批准的在陕高中宏志班的承办学校。近年来我校不负名校盛誉,坚持党的教育方针,继承和发扬学校的优良传统,文化立校,锐意改革,开拓创新,与时俱进,学校进入全省名校行列。

学校大力实施人才战略,先后在全省范围内引进一批省级教学能手和省、市级教学骨干及在竞赛辅导方面成绩突出的中青年教师加盟,目前已形成了一支观念领先、品德高尚、业务精良、综合素质好,结构合理的科研型和学术型教师队伍。学校现有专职任课教师150人,全部具有大学本科学历,其中高级教师占41.6%,一级教师占44.8%,省级骨干教师10人,省、市级教学能手 15人,省、市级师德标兵”2人,省级学科竞赛优秀教练15人,在国家、省、市三级专业委员会担任理事和常务理事的19人。另有73名教师参加过研究生班的学习或已获得硕士学位。

学校坚持走教科研兴校之路,校本课程开发硕果累累。近三年承担国家级教科研课题5项,省级课题24项,全校教师共发表的论文数量达124篇。积极进行校本课程开发,形成了《机器人设计》、《中学生野外拓展训练》、《汽车模拟驾驶》、《动漫制作》四大精品课程,并开设了44门学生选修课程。

扬课程改革之帆,走素质教育之路。学校不断提高新课改背景下的教育教学质量。2008年,学校出台实施教育教学质量年方案,积极探索新课程背景下提高课堂教学效益的教学新模式。通过实行点课制,同课异构等教研活动,不断提高教育教学实效。各教研组以新课程改革的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理念为指引,充分发挥学生的积极性和主观能动性,激发同学对科学技术的渴望与热爱。学生积极参加学科竞赛,学校开成了以化学牵头,带动物理、生物、数学,辐射生物、计算机编程、平面设计、机器人多学科竞赛的百花齐放的特长教育之路。

学校教学设施先进,硬件一流。为实施新课程,加强素质教育效果,学校不断加强教学设施建设,学校硬件条件在全市处于一流地位。学校拥有数字化校园应用系统。学校教学设备、仪器、标本、模型、挂图等达到部颁I类标准,学校有物理探究实验室1,物理实验室2个,化学探究实验室1,化学实验室2个,生物实验室2个。教室、实验室和各部室均配备有多媒体设备。按照有关学科课程标准的基本要求,教师演示实验、学生分组实验的开出率均达到100%。图书馆藏书近20余万册。教师阅览室116平方米。学生阅览室575平方米图书馆。雄伟壮观的体育馆是一座拥有室内篮球、排球、羽毛球、乒乓球、健身形体房、校园电视台等项目的现代化多功能场馆,地下一层为规模大、设备全、管理完善,可容千余人同时就餐的一流餐厅。现代化的学生新公寓可容纳近千名同学住宿。

校园布局合理,建筑美观,注重文化设计。校园精致,环境优美,四季常青,四季有花。学校入口走廊宽敞,正中是学校地标育桢石碑,五幢主要建筑呈(东西长方形)环围音乐喷泉树阵广场。塑胶操场呈东西方向,西南角的体育活动区布置规整。校园种植设计精致,花草树木成为对学生进行生物知识教育的活标本,校园的绿化对学校良好的文化氛围起者重要作用。在树种选择上独具匠心,桂花被定为学校的校树。校园内共有文化石四十六块、景观小品二十九个、各类植物六十八种。丰富而生动的校园文化体现了一中独特的文化积淀和浓厚的精神底蕴。漫步校园,翠柏玉石与楼舍相交,喷泉广场和华灯相伴,白杨挺拔,垂柳依依,松柏青翠,繁花似锦,编织出一道道靓丽的风景线。

教育教学成绩优异,学生综合素质高。近年来,我校高考成绩斐然卓著,重点大学录取率稳居省市名校之列,近二十年来我校连续不断向一流名校输送人才,仅清华、北大、浙大等名校就有372多人。

2002年学校被陕西省教工委和教育厅命名的文明校园2003年学校又被中共陕西省委和陕西省人民政府授予文明校园。仅2004-2007年学校就先后荣获全国依法治校示范单位,全国百所中学生毒品预防教育活动示范学校全国超常教育实验学校陕西省教育资源实验学校,西安市学校目标管理一等奖等省市级以上荣誉30余项。2008年学校共获得国家级荣誉7项、省级荣誉6项、市级荣誉12项、区级荣誉3项;高考成绩获得莲湖区特等奖。

 

北京师范大学教育经济与管理学博士  国家级科研型骨干校长阎春喜

阎春喜,西安市第一中学校长,教育经济与管理学博士。无论是从华东师大学士,到陕西师大硕士,再到北京师大博士;还是从普通教师到教务主任、校长助理,从副校长到校长,作为中学地理高级教师的他,总是变革速度最快,学习能力最强的人:从赴上海挂职半年的锻炼,到参加中央教科所全国首届科研型骨干校长为期2年的培训;作为国家级科研型骨干校长的他,一路耕耘,不仅有管理学校的责任感,更有创造未来的使命感;不仅有识别机遇的敏感,更有捕捉机遇的胆识。阎春喜,一位典型的学者型、事业型、开拓型的校长。

【教改科研】

 

大兴教科研之风,提升教师专业成长

西安市第一中学是一所市教育局直属学校,省级标准化高中,有六十多年的办学历史,素以校风正,学风浓,教学质量高而闻名省内外。理科实验班、宏志班、少年班是学校的三大品牌。新课改实施后,学校进一步加大教科研力度,坚持“科研兴校,质量立校”的办学思路,取得了显著成效。2008年元月省教育厅授予学校“陕西省科研兴校明星学校”。

1、领导重视,教科研氛围浓厚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实施,建设学习型组织和科研型学校已成为学校发展的重要工作之一。学校领导班子不断更新教育理念,共同认识到学校的兴旺发展科研兴校是第一步,将教育科研列入学校总体发展目标,还制定了教育科研的规划和实施计划方案,建立了良好的运行机制。

1)中心组坚持教育教学理论的学习制度化、深入化、具体化,做到时间、人员、内容落实到位。

2)学校把教育科研工作作为实施素质教育的内容之一,并纳入学校学期教育教学工作计划中。把教育科研能力作为考核、评价教师的标准之一,落实在每学期、每学年对教师的聘用、考核、奖励等具体工作上。

3)我校有坚持多年的领导联系制度,领导班子每位成员多年来坚持一人深入一个教研组,联系一个年级组,具体联系指导每个教研组、年级组的教科研工作。班子成员参与一线教师的教研活动,听课、评课、反思、研讨、完成课题研究,每学期平均听课60余节,与一线教师讨论、研究、学习,达到学以致用,快速提升领导和教师对教育科研的认识和素养,将学校教育科研落到了实处。

2、开教学研讨之风,促教师专业成长

校长阎春喜是全国科研型骨干校长,在他的带动下,学校已拥有一支高素质的科研队伍,先后承担国家、省、市级“十一五”重大科研课题十二项,有二百多篇科研论文获市级以上奖励或在市级以上报刊发表,参编教材及辅导用书十三本,自编校本教材八本,创办教改专刊《课改风铃》,出刊二十期。学校每年召开一次教育教学年会,表彰奖励优秀教育教学成果。学校教科研活动以新课程改革为契机,成立了新课程改革实施小组,积极开展围绕新课改、新课标、考纲进行的“三结合”课堂教学研讨活动:“新课程下如何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大讨论,在全校范围内分层次召开“新课程下如何上好一堂课、如何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的讨论会等等。这些活动的开展,使广大教师在教育观念,教学方法,教育效果上形成了新的共识,将技术与基本功更好的结合在一起,在校本教研、课题研究、竞赛辅导、综合实践活动、校本课程的开发等方面,进行了有益的探索和尝试,取得了丰硕的成绩。

(1)       推行磨课制度 , 促进教师专业成长

在新课改精神的指导下,学校在经过科学论证后,决定推行磨课制。首先,学校成立磨课制领导小组以保证磨课制有效而顺利地实施。其次,将磨课分三个阶段实施,即准备、实施、总结三个阶段。磨课制的推行,从本质上讲是教师用集体协作的方式通过对一节课进行多轮的打磨,从而达到教师实践新课程理念、促进教师专业发展的一种集学习、实践、研究为一体的校本教研活动。它是基于问题解决的课例研究,是基于过程感悟的行动研究。这些有组织保证、有专题侧重的实践研究,使得教师的教学理念在反复的磨合中得以更新,各种推想合理的教学行为得到课堂实践的检验,在反馈、讨论过程中各种纷繁的观点方法及其关系得以理清,在深入的反思和激烈的争论中往往引起教学艺术和灵感的迸发。通过磨课制,磨出把握教材的深度,磨出关注教育细节的意识和能力,在反复研磨中提高整个备课组的教学水平,从而达到“科研兴校”的目标。

(2)       凝聚集体智慧 ,提高教学质量

集体备课是在个人认真准备基础上进行集体研讨的一种有效的教研活动,它集中大家的智慧,在教学理念、教学定位、教学目标、教学方式、教学手段、教学创意、教学评价、作业设计等方面潜心研究,全面提升学生的素养,为学生的终身发展奠定基础。它能有效的凝聚集体的智慧,能不断提高教师的教学水平,能显著提高教育教学效果,是校本教研的重要性形式。

(3)       广泛学习交流 ,提高教师幸福指数

学校以“请进来,走出去”的方式广泛交流,拓宽视野,深入研讨,不断提高教师的幸福指数。学校划拨专项经费聘请专家到学校与教师零距离沟通交流,听课、评课、研讨、座谈。20069月以来,学校先后聘请陕西省教科所的地理、外语、语文、历史、信息技术等学科的教研员和省电教馆课程资源中心李向阳主任等专家来校听课和指导;聘请西安市教科所贾玲、汪香志等教研员来学校对全体教职员工讲课改动态,指导课堂教学改革;聘请陕西师范大学数学系罗增儒教授和陕西省高考英语阅卷组组长、西安外国语大学吴耀斌主任为师生讲“新课程改革背景下的课堂教学与应试策略”;聘请全国十大网络教考咨询专家、清华大学附中心理教育中心主任陈纪英教授来校为广大学生及家长讲解“新课程背景下的学生学习积极性的培养和家长角色转变的注意事项”, 聘请陕西师范大学西北基础教育与教师教育研究中心副主任,教育科学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陈晓端教授为教师作“有效教学理念与实践”的报告,聘请北京师范大学肖川教授为教师作“课堂教学有效性策略”、“教师的幸福人生与专业成长”报告等。这些培训大大提高了教师的科研意识和科研水平,促进了教师的专业成长。

学校制定有完善的外出参加培训的规章制度,创造条件选派教师到外地学习、参观,到兄弟学校观摩、交流。仅07年就有50余名骨干教师走出校门,到广东、深圳、福建、海南、江苏等地,参观、学习、考察;有80余人次参加了陕西省教育厅举办的“三秦课改大讲坛”和西安市教育局、教科所组织的一系列教科研讲座。2008年又有十多人次远赴内蒙包头、北京、杭州、上海、无锡等地观摩学习、培训,40余人次参加市教育局、教科所组织的新课程研讨课、课题研究等活动。2009年由选派15人次前往北京、山东、陕西神木等地参观学习,参加教育教学年会。多次外出交流使老师们对高中新课改的认识从不知到知,由知之不多到研究有章法、科学深入。同时也提高了教师的教科研意识。作为全国中学超常教育研究协作组成员,每年一度的年会为教师的学习交流搭建了另一座广阔的平台。

3、创建教科研室,完善学校教科研管理和评估制度

学校领导树立了“科研兴校”的理念,不断完善教科研的管理制度、完善奖励制度、教师个人科研档案制度、课题管理制度等。学校制定有完善可行的教育科研工作的五年规划和学年、学期工作计划、总结,有教科研成果申报、评审制度、奖励制度,制定了帮助青年教师专业成长的“青蓝工程”实施方案、有效教学方案、教师专业成长方案、以及点课、约课、磨课等各项规章制度,建立了教师专业成长业务档案、帮助教师建立教师专业成长三年规划,目标明确,内容具体,措施到位。构建了融教学、教研、进修为一体的校本教师培训体系,形成了校长——教研室、教务处——教研组、学科备课组——教师四级较为健全的校本教研网络,建设了一支强有力的老中青相结合的教研骨干队伍,制订了学校长期和近期教研工作目标,由教研室、教务处指导、检查和落实。这一系列规划、制度、方案等保障了教科研工作的顺利有效开展。学校教研室制定了《西安市第一中学校本教研管理办法》规范和激励校本教研。还聘请省市专家作为特聘教研员,定期到学校来指导、参加教研活动,形成了完整的教科研组织体系。

 

学校成立有教科研成果评审工作领导小组:

  长: 阎春喜(校长)

副组长: 王  莉(书记)  陈丽萍(副校长) 高根宏(副校长)

教科研评审活动工作小组:

  长: 陈丽萍(副校长

 

 

[ 名人论天才 ]                              

所谓天才人物指的就是具有毅力的人、勤奋的人、入迷的人和忘我的人。                                              ——  木村久一

培育能力的事必须继续不断地去做,又必须随时改善学习方法,提高学习效率,才会成功。                                     ——  叶圣陶

 

没有疯狂性格的人,绝没有庞大的天才             ——   亚里士多德

 

【超常成长】

“南海神童”龚民的传奇

 199745,龚民出生在湖北省荆州市公安县一个农村家庭。在他半岁时,父母离异,龚民就跟着外公外婆一起长大。因为和外公、外婆感情十分深厚,所以一直称呼他们为爷爷、奶奶。外公龚仁胜曾经在当地一所初中教过几年物理,后来转到镇供销社,外婆则是数学老师。

 龚民很喜欢用有意思和没意思形容事物,对龚民来讲,最有意思的事情就是做数学题、学英语,还有到网上查找学习资料。关于学习,他是这样总结的,每天都列下目标,比如英语要背多少单词,数学要记几个公式,总之数学多做题,文科多背、多记。

而龚民的外公龚仁胜则直接否定龚民是神童的说法。他认为,龚民不是什么天才,之所以比同龄小孩走得远一点,是早期教育的问题。
南海中学高三学生龚民目前已被中科大少年班列入拟录取名单,正在公示期间。这位从6岁开始上初中的学生只用了别人一半的时间,就进入了大学的门槛。
在生活中学习,在兴趣中学习

“现在的小孩都很聪明,他们生下来大都是一样的。”龚仁胜说,龚民生下来也没什么特别,而且相比其他孩子,家庭环境反而不是很好。

 龚民1997年出生于湖北荆州市公安县,在此之前,龚民的外公龚仁胜就已经下岗,而外婆则在乡下的中学教数学,工资很低。龚民的父母在他出生后不久就离了婚,龚民的妈妈外出打工谋生,老两口负责带孩子,经济环境不是很好。“当时,根本就买不起玩具给他,一家三口吃饭都成问题。”

 一切的开始,都是为了哄龚民,不让他哭。小孩有的时候哭,没有东西哄,龚仁胜就会口里念123,或者是给他眼镜看,告诉他眼镜是圆的。反正当时所有眼里能够看到的东西都被龚仁胜拿来哄龚民。

“有时候小孩能被哄好,有时候根本对牛弹琴。”但无论如何,既是哄,也是对龚民认识世界的“播种”。“他没反应也无所谓,有反应更好。”经过龚仁胜不停地自言自语,龚民的反应在加强。当外公说起手的时候,他会将自己的手伸出来与看图识字上的“手”对比大小。当外公说开灯的时候,龚民会看灯亮了没有。

“生活中到处充满知识,龚民所有的知识都是来自生活。”龚仁胜谈起这点,显得很有兴趣,他再三强调,不能强迫小孩学习,关键是培养孩子的兴趣,而且这个兴趣要在生活中去培养。

龚仁胜每天都带着龚民去感触生活,到乡下,看到花花草草,告诉他是什么,到机关办公室,看到门口挂的牌,也会告诉他那是什么字。龚民的外婆曾是数学老师,她说一个孩子如果数数从100101是一个坎,光是告诉他,100之后是101,孩子是很难理解的。而龚民和外公有一次去附近正在修建的一条公路上玩,看到公路上关于距离的标志后,一天他就能数到上千了。“这样出去玩一天也是很累的,但是他有兴趣。”外婆说。

在这种生活即知识的培养下,龚民两岁多就已经认得3000多汉字,能背诵多首古诗,圆周率能背到100多位,还学会了一些英语单词和心算简单的加减法。

辗转求学经历“传奇”
  龚民在当地出名之后,此后的经历在外人看来可谓“传奇”。
  他外婆的一位朋友建议他们用小学试卷考一考,第一次考的时候,语文有80多分,数学很低。后来送到小学五年级旁听了一段时间。5岁那年参加全县的期末统考,语文88分,数学89分。
  按龚民的年龄,他应该去上小学,可他的能力又可以不用上小学。家长考虑后,就打算送他上初中。山西省的一所学校免费接收了龚民。
  而他最想谈起的是,龚民能有今天,除了家庭的早期教育,学校和教师也是其中一个重要因素,“许多老师因材施教提供优良的教育与影响,学校也很帮助,如让龚民免费读书,安排我们夫妻陪读,令龚民有家的感觉。”

外人眼中的龚民:“很勤奋”
  钱耀周是龚民-高三班的班主任。对于别人称呼龚民“神童”,他确定说不是。“我承认他有天赋的一部分,但关键是龚民很勤奋。”
  在钱耀周的眼里,龚民是个能够与老师交流的孩子。他经常会拿着题目与老师交流,周六、周日的学习都是有计划的,而晚修期间也知道自己的重点所在。
  而龚民也一直强调自己很勤奋。不论是在三年前一次接受媒体的采访,还是现在,他都向别人一再强调不要忽视了他的努力。
  “我学习是很有规划的,比如英语每天半小时,数学三个小时。”龚民喜欢数学,喜欢英语,也喜欢物理。目前,他已经通过了英语四级考试。。
  而在龚民同学的眼里,龚民可以用“神童”来形容,因为他这么小就能上高中。但是,他们觉得也不能忽视龚民后天的努力。
  同桌黎宏勋平时很注意观察龚民。“每次遇到不懂的问题,龚民一下课就上讲台老师请教,或者在晚修时间去教师办公室问老师。”黎宏勋尤其爱看龚民做的数学笔记,他的数学笔记归纳得很有条理性,写有做题的感受、经验,还用红、黑、蓝等不同颜色的笔做笔记,而答案是专门用红笔来写的。平时,老师讲解试题,龚民向老师多要几份试卷,将一些重要题型剪下来,贴在自己的笔记本上,便于复习。
  “努力”是龚民给自己贴的一个重要标签,也是别人给他贴的标签。

 

                                                                                 

中国人才研究会 超常人才专业委员会  徽标寓意  

超常教育  ccjy   的变形 象征

远航的风帆、飘掦的丝带、老师温暖的手托起了未来和希望

搏击的海燕、打开的书、破土的幼苗、海浪;

底色 :初升的太阳、兰色的太海……

 

底色 :升起的红太阳、兰色的海水……

 

 

 

 

 

 

 


 

 

 

【海外来风】    

英国超常人才培养看中实际

新华社伦敦电(记者曹丽君)英国人种学家法兰西斯高尔顿早在19世纪便提出天才的说法。而英国的超常人才教育也已经建立了1百多年,形成了成熟的培养体系。
  目前,英国超常人才培养首先是普及性的。从2000年起,英国教育和技能部通过城市精英精英组精英挑战等计划来培养超常生。这些项目将国家培养高层次人才的计划被引入1千多所中学、5百多所小学和1百多所大学预科学校。
  根据教育部的要求,每一所学校都要推选出超常人才计划协调人,确定超常生名单,制定全校范围内支持超常生培养的计划和政策。教育部政府指定牛津布鲁克斯大学高能儿童研究中心为学校的超常人才计划协调人进行培训,教育部同时还负责推广国内外该领域的一些优秀经验。
  教育部对学校超常生的培养提出指导性的要求。全国语文和数学战略局向所有小学颁发了培训大纲,指导学校如何安排超常生的学习。教育标准局还提供了分科确认、培养和指导超常生等各项指导计划。全国语文和数学战略局鼓励学校为学习成绩在前5-10%的学生提供特别的教学计划。除了教学方面,学校还要在创造性艺术和体育方面的特长生。
  城市精英精英组分别着重城市和乡村地区超常生的培养。精英挑战计划则评估超常生接受继续教育的障碍和问题;扩展16-19岁超常生的资助计划;加强学校、学院和大学之间的联系,鼓励地方企业、工业资助超常学生,为超常生的长期培养奠定基础。
  另外,英国政府还组织类似科学年、物理年和全国拼词比赛的活动,激发青少年的学习潜力。
  英国政府一方面普及超常人才教育,另一方面也为超常人才设定了标准。
  为了保证英国超常生的培养能达到世界最高水平。英国教育部根据世界上多个国家,比如新加坡、瑞典,最优秀儿童的智力水平,设立了9岁、13岁和18岁三个等级的超常生国际水平测试。家长和学校可以随时为学生报名,申请此类考试。只有通过这种考试,超常生才可能有机会享受教育部提供的一些课外学习和辅导活动。
  2000年,英国政府颁布白皮书《学校:获得成功》,其中提到要建立全国天才青少年学院的计划。该学院于2001年成立,设立在著名的华威大学,为11-19岁的少年提供课外辅导,目的是培养该年龄段5%学业表现最好的学生。通过超常生国际水平测试,学生就可以参加该学院设立的天才和天赋夏季学校。该学院与12所大学联手在暑假期间向超常生提供理科、人文和社会科学的高等教育。
  该学院还设立了专业学院和专家中心。专业学院为一般的学校提供服务,使他们更好得对超常生进行教育。专家中心的目的则是研究超常生为何与众不同,应该以何种方式对他们进行教育,更广泛的目的是让社会理解天才少年的概念。
英国培养超常人才一直本着实用的态度,因此,各个学校早已摈弃了以测量智商来判断学生才能的做法。教育部明确提出,对超常生的培养绝非是对天才和专才的培养,而是如何使天才和专才成为创造性的人才。由超常生及其父母组成的英国国家天才儿童协会也明确提出,天赋是智力、个人性格和人际交往能力的综合。总而言之,天才和专才只有对英国的物质社会产生正面作用才能被肯定。

法国对超常儿童的教育

 

法国媒体在纪念爱因斯坦逝世50周年的同时,提出了一个富有挑战性的问题:如何发现、培养爱因斯坦式的天才儿童。一些教育心理学家们认为,从整体上说,迄今为止的教育体系与教育观念都很难发现和培养出爱因斯坦式的天才。有些人认为,智商高就是天才。教育心理学家却认为,智商高只说明他具有一定的自然天赋,而天才则是指那些智商高、又在某一领域获得社会成功的人。科学测试也说明,一个智力超常的孩子,其智力和心理测试结果往往互不协调。教育心理学家建议,最好不要用智力早熟智力超常来形容智商高的儿童。智力早熟让人感觉是智力提前到来,智力超常容易将他们与正常人组成的社会分开,为他们融入正常社会制造障碍。因此,有的教育心理学家主张采用高潜力来替代超常早熟

根据许多家长和学校提出的问题,对高智商儿童的另一个看法是,天赋如果不经过精心呵护,可能会半途而废,甚至成为成长的障碍。具有讽刺意味的是,专家们普遍认为,虽然当今的教育体系对培养出智力超常儿童没起什么积极作用,但正是这种僵硬的教育制度方便了对高潜力儿童的发现。教育心理学家们发现,许多在学校被认为不合群、不合格,视学校为地狱的儿童,往往都是高潜力儿童。统计表明,2/3的高潜力儿童都在学校、社会和家庭里遇到麻烦,他们普遍跟不上学校的课程,或多或少都有某种心理毛病。这是因为敏感是高潜力儿童的特征,因此,教育心理学家们建议,对于高潜力孩子一定要采取敏感性的教育方法。频繁的跳级和以自我为中心的学习方式不利于高潜力儿童的成长。

所以,单独教育往往并不可取。但如果把高潜力儿童放到正常的班级中,也常常得不到帮助。在高潜力儿童的研究与培养中,美国、加拿大、以色列、俄罗斯等国走在了前面,它们都有专门的机构,以及一系列的法律制度与规章。就拿以色列来说,以色列儿童7岁以后会经常定期测定智商,学校根据不同的智商和孩子的特点来进行定向的培养。韩国1999年则通过了关于超常教育的法案,有法律保障后,很多学校开始挑选超常儿童,对国家人才战略发展很有好处。法国目前也已加强了这方面的工作,全法现有几百个为高潜力儿童及其家长服务的机构。有专家认为,高潜力儿童教育是国家正规教育的补充,理想状态是让所有超常儿童都能享受这样的教育。

 

 

 

 

 

【新书浏览】

 

《超常人才教育丛书》第三部

《创新与超常发展---像天才一样思维》

贺淑曼、陈龙安(台湾)、陈劲 编著

【内容简介】 :创新是天才的本质,并非天才的“专利”。创新不是天生的,而是可以通过教育、培训而获得的。本书围绕创新的核心----创新思维,首先培养创新的人格(好奇、冒险、独创、坚韧),再从思维的基本训练(左右脑并进)入手,以创新的思维品质训练为基础(广度性、流畅性、敏捷性、独创性、深刻性、批判性),教给学生如何发现问题并提出问题(寻找创新目标),如何激发创新的灵感及用什么方法(创新的思维技法)去创造性地解决问题。从而培养更多拔尖创新型人才。

 

 

《人大附中超常儿童培养纪实》

《人大附中超常儿童培养纪实》丛书由人大附中校长刘彭芝和党委书记王珉珠主编,中国教育学会会长顾明远、原中国教育学会副会长卓晴君、中国青少年研究会副会长孙云晓点评,人大附中数十位老师参与,人大附中体验成长中心精心策划,历时两年创作完成。

【内容简介】 :本套丛书共8本,分别是《中国车手程丛夫》、《学苑怪才潘思塑》、《发明之星吴天际》、《艺术少年杨迪》、《剑桥学子肖盾》、《世纪少女杨夏男》、《校园黑客侯晓迪》、《绘画才子王羽熙》。

《校园黑客侯晓迪》,侯晓迪所在的超常儿童实验班55名同学中,考入北大清华的有37人,10人进入剑桥、牛津、耶鲁等世界名校,而学习一向拔尖的侯晓迪却以微弱分数的差距与清华大学擦肩而过。当别人纷纷为他遗憾时,他却十分坦然地:有了在人大附中这么多年来打下的基础,去任何大学对我来说都是一样的。凭借这种自信,进入上海交大以后,他在机器人视觉研究方面取得重大突破,现在进入美国麻省理工继续深造。

《学苑怪才潘思塑》,潘思塑特殊的童年经历使他具有超常的读书能力与游历经历,但在现实世界中,他却无所适从,成了老师、同学眼中的蠢蛋不写作业的蔫土匪。由蠢蛋潘博,从自卑自闭的怪物到爱说爱笑,爱交朋友的阳光少年,从厌恶上学的学生到与最优秀的科学家一起,参加破译人类基因图谱的科学实验,这种巨大的变化来自人大附中对他的尊重与关爱,来自于家长富有智慧的引导与与矫正,来自于这两者的完美结合。杨迪的家庭教育可以说是近乎完美的。它最大的特点是有一个长远的规划,有一个系统的实施步骤,知道什么时候让孩子做什么是最恰当的。这对那些喜欢盲目跟风、追逐眼前功利的家长将有所启发。

 

  编: 贺淑曼

      编: 华国栋  刘正奎

本期责任编辑: 王国强

西安市第一中学校园管理中心印发